矿仕奇谭——选金(七)常见的选金药剂

   日期:2020-10-15     浏览:331    
核心提示:浮选的过程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说我们洗手的过程,用肥皂可以带落我们手上的油污,又比如说我们炖鸡汤,在水渐开的时候
 浮选的过程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说我们洗手的过程,用肥皂可以带落我们手上的油污,又比如说我们炖鸡汤,在水渐开的时候表面会形成泡沫。那么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个过程也是浮选的过程呢?我们就从浮选的药剂开始讲起。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的是,不管是金也好、载体(黄铁矿)也好,其比重都是大于水的,尤其是金,更达到了19.3g/mm3,是水的19.3倍,但我们常说金属于易浮矿物,或者说具有良好的可浮性,这就跟浮选药剂有很大的关系了。金及其载体本身是亲水性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容易被水浸润,这种情况下在水中是无法上浮的,但是如果一种药剂能改变其亲水性,使其疏水,并能够被气泡携带,那就可以完成上浮的过程了。这类药剂我们就叫捕收剂。

捕收剂通常是极性捕收剂和非极性捕收剂。极性捕收剂由能与矿物颗粒表面发生作用的极性基团和起疏水作用的非极性基团两部分组成。当这类捕收剂吸附于矿粒表面时,其分子或离子呈定向排列,极性基团朝向矿物颗粒表面,非极性基团朝外形成疏水膜,从而使矿物具有可浮性。与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等伴生的金我们常用黄原酸盐(黄药)及烷基二硫代磷酸盐(黑药)作为捕收剂。近年来也不断有新的捕收剂研制出来,但其捕收原理也是一样的,但针对某种特定矿物单独研发的捕收剂具有选择性更强的特点。

矿物表面粘附了捕收剂以后仅仅是改变了其亲水性,即使疏水的矿物细小颗粒在矿浆中亦然是下沉的,这时候我们需要另一种药剂的作用来改变它,当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分子,定向吸附于水一空气界面,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使充入水中的空气易于弥散成气泡和稳定气泡。起泡剂和捕收剂联合在一起吸附于矿物颗粒表面,使矿粒上浮。在选金工艺中常见的起泡剂有松醇油(2#油)、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其他复杂醇类(11#油)等等。

那么是否有了捕收剂和起泡剂我们就能把矿选好呢?在磨矿和搅拌的过程中脉石与矿物难免表面污染,在捕收剂和起泡剂的作用下容易同时被浮起,并且难以分离。又或者当金集中分布于黄铜矿、方铅矿中或以单体的形态出现,我们就需要针对其他可浮性相似的硫化矿物进行抑制,前者的抑制具有普遍性,后者的抑制具有针对性,比如说我们用水玻璃抑制二氧化硅,其用量范围差异可以较大,但使用石灰抑制黄铁矿,对PH值就有严格的控制。

有些矿石氧化程度较高,或表面经受了较严重的污染(氰化尾矿),难以粘附捕收剂时我们就需要对矿浆进行活化,在黄金选矿中最常见的活化剂是硫酸,但是硫酸的使用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在酸性环境中黄药易被分解,从而丧失捕收能力,但黑药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若是以黄铜矿为主的矿石可以考虑仅使用黑药作为捕收剂,如果以黄铁矿为主,活化以后必须考虑重新调浆。

基性岩矿石较软,磨矿过程中易泥化,进入浮选作业,泥化的细粒易聚团,在精选作业中泡沫发粘难以分散,导致矿物与脉石无法分离,不易获得高品位精矿,为此我们需要加入分散剂阻止细粒聚团,最常见的分散剂有水玻璃、偏磷酸盐等。

很多药剂是有多重功效的,比如黑药、乙硫铵酯(Z-200)既有捕收能力又有起泡作用,水玻璃既有抑制能力又有分散作用;药剂与药剂之间又相互制约,比如硫酸会分解黄药,水玻璃会升高矿浆PH值,所以药剂在配合使用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另外,任何药剂都需要作用时间,但时间太长又会污染脉石表面,造成无法分离,所以药剂的添加点也很重要,有时为了更好的让药剂发挥作用,我们甚至可以把黑药及石灰加入磨机。

那么我们把话题回到开头,当我们手上沾满灰尘,与身体分泌的油脂形成小泥团时,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利用肥皂中脂肪酸钠具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的特点,疏水基团与油脂结合,亲水基团溶于水,从而使油脂分散与水形成乳液,将灰尘带离了双手。炖鸡汤时,飘起的泡沫实际上是未清洗干净的污秽,动物的血液有良好的聚团效果,而动物油又是氧化矿物的捕收剂,同时兼具起泡作用,当水煮开,水蒸气上浮,恰似充气的过程,于是在汤的表面形成了泡沫,及时刮泡可保证汤色醇正透明,作为选矿人,您想过吗?

前面我们说过大部分选厂为了获得更好的回收率,常常使用联合工艺,为了使工艺环节更具完整性,下一期我们探讨常见的重选设备,下周见!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应用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应用
点击排行